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、成事之道,是我们党的重要传家宝。然而在基层一些地方,一些干部把调研当成任务,不摸实情,不找问题,不问计于民,结果因水土不服成为“瞎指挥”“乱指导”,成为群众戏称的“游方郎中”“说嘴郎中”。在开展调查研究时,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忌“说嘴郎中乱开方”,要当药到病除的“神医”,做到把脉问诊、对症用药、定期随访,为“调查研究”配准“精医良药”。

  “把脉问诊”寻“病灶”。查找问题要立足实际,谨防虚假变味、形式主义。在现实生活中,很多领导干部调研都是带着“答案”去找问题,“出发一车子、开会一屋子、发言念稿子,双手不沾泥、双脚不着地”,不少干部打着调研的旗号,看似轰轰烈烈,实则是走马观花、看过就算,一阵风来,一溜烟去。调查研究要找准“病灶”,深挖“病因”,直指“痛点”,要防止为了调研而调研。各级领导干部在开展调研时要沉下身子、迈开步子、放下架子,多一些轻车简从、少一些前呼后拥。以“解剖麻雀”的态度、以“蹲下去看清蚂蚁”的精神,扎到困难众多、情况复杂、矛盾尖锐的地方去,把“桌子”搬到群众当中,听真话、探实情,挖到问题症结,用脚步丈量民情民意,真正让调查研究成为解决问题、推动发展的“有效利器”。

  “对症用药”去“顽疾”。走的是“规划路线”,看的是“再造盆景”,这样的调研无疑是损耗党和政府的公信力、消耗党群关系的病态“调研”。治病要治根,养生要调根。,实调查研究,要做好对症用药,靶向治疗。遏制“病态调研”,要一切从实际出发,坚持问题导向,提高认识的科学性、决策的针对性、工作的有效性,要大力提倡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想实招、重实效,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梳理问题清单、责任清单、任务清单,深刻检视剖析,“一对一”对症下药,“实打实”精准施治,制止“浅尝辄止”“交差打卡”式调研,要真正动起来、沉下去,在问题中把准社会脉搏,在解题中认识发展规律,让调查研究当做能力测试、检验初心的“考场”,实实在在地发挥调研的作用。

  “定期随访”除“病根”。问题的解决不能指望一蹴而就、一劳永逸。对于调查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应将“当下改”与“长久立”结合起来,以点带面、以点串线,探索建立管根本、利长远、重实效的长效机制,形成常态化调研制度,推行长时段考察,实现长管长治长效。各级领导干部要压紧压实调查研究监管职责,多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常态调研,在基层调研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、多动动脑筋,解剖麻雀,发现典型,把情况摸清摸透,把数据搞准搞实。凡是群众反映的需求困惑、基层体现的“绊脚石”“拦路虎”都要归纳汇总、精准提炼,有针对性地“联合问诊、巩固药效”,全力把调查研究和履职尽责紧密结合,共同凝聚起群众的集体智慧和磅礴力量,从而实现多管齐下、标本兼治。(陈玉霞)

(责任编辑:何欣)